《厉害了 我的国》观后感(二)

发布时间:2018-03-22 来源:

自信的中国!

今天是元宵佳节!在普天同庆新年的第一个望日,我有幸观看了电影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。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,单位工会组织全体员工看这么一场电影,意义是非同凡响的。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十九大开局的“奠基之作”,也是为即将召开的两会的“献礼”。

这是一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,影片记录了十八大以来,我党在科技发展、经济建设、技术攻关、国防建设、军事建设、绿色环保、脱贫攻坚、内政外交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。这部电影一改以前纪录片高高在上的报道角度,而是站在民生的视角选取素材,我对观影的感受概括地整理如下:

一、以数据说话

影片中需要介绍的内容太多,很多数据都是转瞬即逝,但是有一个数据听到了就再也忘不掉。那就是,港珠澳大桥合拢时吊装作业。这里有几个数据让我震惊:振华30吊装船,吊了重达6000吨级的预制构件时,可以在空中旋转360度,最终安装在缝隙只有十余厘米宽的缝隙里。我已经想象不到6000吨级起重船会是什么个规模,但是,从6000吨级起重船用在港珠澳大桥的合拢上,我们可以想象出大桥的规模。影片中有一句话说的好“以往我们国家有什么样的机械,就干多大的工程,如今,无论工程有多大,国家就给我们制造与之相匹配的机械”

二、以身边的感知说事

没有记者的旁白,都是当事人说事的记录风格,因为当事人的事迹比较典型,说出来的话语有道理,真实可信。

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人:一个是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,他从项目立项到大桥通车,当初意气风发的中年人,而今成为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者。尽管时光飞逝,青春不再,但是,他依然在镜头前保持了那不变的初心,这是一个建设者身上最宝贵的品质。工程师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现在的中国不是能做成什么事的问题,而是你是否能想到要做什么事?只要能想到,国家就有能力将这件事办到。是的,海上有跨海大桥,路上有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,太空有天宫一号,海底有蛟龙号,这都是短短几年的成绩,中国人想到了,就一一做到了。

第二个让我感动的人是南仁东老师。他是“中国天眼之父”,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——设计并建造中国天眼,从选址到施工,他用了20年的时间,将中国的天文事业直接提升到世界的领先水平,他改变了中国,也改变了世界。片中有南老师生前非常珍贵的录像资料。从片中可以看出,当时的南老师已经风烛残年,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,但是,他的每一个字都是掷地有声、铿锵有力!我终于知道了,道理不是靠声音大,而是来自于人格的分量!

第三个人是藏族的年轻扶贫女干部,正是因为她们深入到老百姓中间,孜孜以求地执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,这才让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过上了幸福的日子。十九大报告中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调整为: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。这些扶贫干部仿佛就像雕刻师一样,通过他们一对一地帮扶,从细微之处入手,将不平衡、不充分的裂隙一点点地修匀,他们将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,他们将社会变得更加和谐,他们将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。

三、弘扬的是一种能量

看着那些从事航天事业的年轻人,那些研究声光电的研究人员,那些在高铁、船舰、大飞机上倾注汗水的工匠们,再看看那些在海地维和并果断撤侨的中国海军将士,总有一个事迹让你感动,总有一则故事让你敬佩,总有一种精神让你振奋,这就是影片的力量。与其他纪录片不同的是,它为你建造一个不断奋进的气场,让你向先进看齐,不要辜负这个随时能梦想成真的时代,让你参与见证中国当下的奇迹!我不得不由衷地赞美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