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发展需要动能转换

发布时间:2018-02-27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
当前,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,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,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动力支撑,增强了经济“韧性”。

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,针对新常态下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,作出了一系列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部署和举措,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,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提升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等新动能不断成长,开拓了经济增长新空间,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例如,2017年,工业机器人、民用无人机、新能源汽车、城市轨道车辆、锂离子电池、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.1%、67%、51.1%、40.1%、31.3%、30.6%,呈现高速增长态势;网上零售等新兴业态持续快速增长,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.2%;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.4%和11.3%,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.8和4.7个百分点;战略性新兴服务业、生产性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.0%、15.0%和15.1%。

我国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期,以及发展方式转变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攻关期。发展的目标和方式的转变,需要新的动力予以支撑和推动。新旧动能转换,意味着经济系统新旧交替和升级、经济结构与功能的优化,必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可以说,新旧动能转换情况,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“韧性”和高质量发展的程度。

从现实来看,还存在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些因素。为此,需要继续实施制度创新,完善相关体制机制,优化国有经济资源配置,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,并加快财政金融改革,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,防范系统性风险,为中长期经济发展积聚新动能。

继续实施制度创新,以简政放权与政府能力建设相结合,形成有利于动能转换的制度环境。加快要素市场改革,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,促使社会资本在公平竞争中实现创新。加快调整税制结构,形成有利于创新和实体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。

优化国有经济资源配置,为新兴产业或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提供资源支持。加快国有企业“去杠杆”,使其削减非主业、聚焦主业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将处置“僵尸企业”、特困企业与去杠杆、去产能、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,释放国有经济资源,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。

堵疏结合,既要强化流量管理,更应着眼于存量调整,压缩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的存量债务规模。同时,加快财政和金融改革,消解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济和体制根源,增强经济体系的稳健性。

相关信息